金融服务
湖南金融监管局
紧抓区县关键 紧扣区域特色
——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耕三湘大地
芷江金融监管支局
芷江金融监管支局联动县政府办、发改局、农商行成立工作专班,组建27支“银政走访工作组”,深入企业问需解难。一是建立“五类清单”机制。在全面走访辖内所有小微企业的基础上设立五类台账,即对已支持企业跟踪服务,对可支持企业加快审批,对创造条件可支持企业一户一议寻找解决方案,对不能支持企业逐一甄别分析原因,对不需要资金企业持续关注。二是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针对园区初创企业普遍面临的无抵押、无流水等情况,专班多方协商,推动县政府专设5000万元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为园区招商引资企业1000万元以下贷款提供担保。
“千企万户大走访”台账
走访园区初创企业
双牌金融监管支局
双牌金融监管支局切实推动多元化融资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低成本、高效率的资金来源。一是打造“政策工具箱”,实现惠企红利精准触达。通过提炼金融惠企政策、集成小微信贷产品,编制《双牌县小微企业融资指南》,督导银行机构实行“政策讲得清、企业看得懂”的宣传标准,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企业“获得感”。二是构建“服务全链条”,闭环管理破解融资梗阻。以“专班统筹+支局主抓+银行主责”为核心,搭建“清单化督导+动态化整改+闭环反馈”全周期服务体系。三是深化“信用赋能”,下沉服务激活农村小微活力。指导辖内农商行依托双牌农村信用体系数据平台创新“信易+乡村振兴贷”信贷产品,实施定制化服务方案。
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督导推进会
冷水江金融监管支局
冷水江金融监管支局充分利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和“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契机,紧抓农时窗口期,梳理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联合乡镇与银行迅速落实走访对接,为春耕备耕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通过走访摸排,工作专班了解到冷水江市社学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有季节性融资需求,支局迅速响应,联合冷水江农商银行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当场为企业成功办理30万元信用贷款,解决企业资金难题。为进一步保障当地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冷水江金融监管支局督促辖内银行机构开通春耕备耕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通过推出“支农贷”“惠农e贷”“福农贷”等多种涉农产品,精准满足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走访当地农业企业
汉寿金融监管支局
汉寿金融监管支局以助企纾困为着力点,通过政银协同合作,扎实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例如,针对常德辉成科技有限公司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诉求和困难,县专班多方协同为企业助力。一是政银数据共享。各成员单位及时共享市场主体数据信息,全面梳理出企业近三年的信用评价、纳税情况等基本情况,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快速完成续贷企业申报和推送工作。二是政银高效联动。县专班制定“主动对接+定制服务+平台协作”的服务模式,迅速安排农行上门对接,指导其对照“五项标准”开展续贷调查和评审工作,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无还本续贷方案,线上借助“湘信贷”平台,线下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仅3个工作日就高效完成审批流程,成功办理820万元无本续贷资金。
上门开展续贷调查和评审工作
桃源金融监管支局
桃源金融监管支局创新开展“金融暖企”专项行动,构建“政府搭台+金融护航”服务模式,助力初创企业“破冰发展”。一是建立政银企信息共享机制。依托专班定期开展的沟通交流会,动态掌握辖内新引进企业名录,建立“一企一档”金融服务台账。二是组建专项服务队。由专班牵头银行、担保公司开展实地走访、法人访谈、同业查访,和评估经营资质、行业前景、供应链价值的“三访三评”工作,针对初创企业共性痛点,创新“信用+担保”融资解决方案。三是强化政策协同效应。推动辖内10家银行机构与担保公司建立战略合作,通过“优惠利率+风险分担+绿色通道”组合拳,将初创企业融资审批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缩短企业“等贷”时间。
深入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
岳阳金融监管支局
岳阳金融监管支局积极执行全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部署安排,将促外贸、稳增长作为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落地的重要发力点。针对随着市场需求攀升,岳阳县芭蕉扇业有限责任公司因制作周期长、资金回笼迟缓面临的资金紧张困境,县工作专班积极对接,主动作为。一是走访摸排。组建专项服务小组,深入企业全面掌握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推动银行提前开展续贷评估,实现融资需求精准匹配。二是精准施策。指导县农发行通过无还本续贷流程将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三是长效护航。专班整合多部门数据,梳理生成小微外贸企业“网格化”服务清单,持续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为更多小微外贸企业营造优质发展环境。
走访组工作人员在参观岳州扇成品
内容来源:金融街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