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乡村振兴 | 从云雾山间到百亿赛道,建行“链金术”激活峨眉山茶发展动力
最新动态
乡村振兴 | 从云雾山间到百亿赛道,建行“链金术”激活峨眉山茶发展动力
2025-08-061

乡村振兴



仙山藏灵芝,峨眉绽雪芽。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峨眉山,因“雄、秀、神、奇”自然景观和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闻名千古,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如今,作为四川千亿茶产业的核心腹地,乐山市绵延的茶园承载着产值逾150亿元的峨眉山茶金字招牌,更托举着15万茶农的生计与乡村振兴的希望。建设银行积极破解茶企和农户融资痛点、难点,为当地峨眉山茶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川茶“点绿成金”。

图片

定制方案 破解源头融资困局

图片
图片

近年来,乐山市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成功打造峨眉-夹江50万亩高质高效茶叶产业带、犍为-沐川-马边80万亩绿色生态茶叶产业带,“竹叶青”“峨眉雪芽”等品牌蜚声全国。产业链涉及茶叶种植、加工、贸易等众多环节,从业人数超15万人次。


“传统融资模式高度依赖抵押物、完善的银联交易流水或规范的纳税证明。”建行四川乐山分行相关负责人坦言,“而这恰恰是许多处于峨眉山茶产业链前端的涉农主体难以提供的,融资瓶颈一度制约了产业发展。”


建行为峨眉山茶全产业链量身定制了“产业客群善营贷”方案。凡是从事峨眉山茶种植、加工、销售等任一环节的经营者,均可纳入服务范围。


区别于传统融资模式,“峨眉山茶产业客群善营贷”采用纯信用方式,突破抵押物依赖瓶颈,聚焦客户的真实经营状况,凭借日常交易流水等佐证收入能力的材料即可申请,大幅简化了授信流程。

图片

▲图为茶叶加工生产线

5月,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闭幕后,峨眉山茶的品牌热度仍在持续升温。老刘从事茶叶加工20余年,与妻子一同经营着一家以茶叶加工为主的企业。今年茶叶行情较好,老刘想要扩建生产线,但又缺乏充足的资金,正当苦恼时,建行客户经理到茶叶市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老刘及时和客户经理沟通情况,通过“峨眉山茶产业客群善营贷”获得了100万元的授信。新增的生产线及时启动,老刘顺利赶上了夏秋茶加工的黄金期。

下沉重心 激活末梢基础群体

图片
图片

“峨眉山茶产业客群善营贷”有效解决了具有稳定经营流水主体的融资难题。但产业链末梢仍存在大量基础群体──个体茶农、小微初制厂主,他们长期以现金交易为主,缺乏系统财务记录和规范经营流水,这成了他们获取融资的一道壁垒。

图片

▲建行四川乐山峨眉山支行客户经理上门向茶农了解春茶情况,并学习春茶采摘技巧

为此,建行四川乐山分行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推出“建档立卡贷”。乐山分行组织员工深入田间地头、茶厂车间,与乡村干部、产业带头人密切联动,逐户走访经营主体,实地采集并核实农户、个体户的经营信息,为其建立详实的“个人信息卡”并录入系统。这张基于真实生产经营记录的“信息卡”,成为评估小微经营主体信用状况的核心依据。系统据此可线上匹配额度,提供纯信用贷款支持。


犍为茶农老李正是受益者之一。采茶季来临,支付工费的压力骤增,但他因习惯现金交易,无法提供银行常规所需的流水证明。建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详细记录核实他的茶园规模、历年产量和销售情况,为其建立专属“信用档案”。依据这份“数字信用凭证”,老李顺利申请到20万元贷款,及时缓解了资金压力。

链动市场 贯通产业核心枢纽

图片
图片

作为峨眉山茶的优质龙头企业,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下称“竹叶青茶业”)凭借其国际领先的生产线设备、严苛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享誉全国的“竹叶青”“论道”等茶叶品牌,成为带动整个峨眉山茶产业链升级的“核心引擎”。


2023年底,占地约470亩的“论道·竹叶青茶产业园”项目被提上日程,拟建成集茶叶研发检测、销售物流、茶艺文化展示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以及高标准示范体验茶园。乐山分行及时参与,提供融资方案。为进一步助力竹叶青茶业优化供应链管理、赋能供应商群体,乐山分行近期成功推动竹叶青茶业获批建行网络供应链“e信通”核心企业信用额度。这意味着只要竹叶青茶业开出付款承诺,相应供应商即可在建行系统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的快速融资。

图片

▲图为“论道·竹叶青茶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

图片

从源头到市场,建行的金融支持贯穿产业链:在种植端,信贷资金让茶农得以引进良种茶苗、优质肥料和现代化种植设备,提升产量和品质;在加工端,资金支持工厂升级改造,应用更先进的制茶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在销售端,为贸易流通企业提供包括结算、融资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力拓展市场销路,壮大品牌影响力。近年来,乐山分行累计为当地峨眉山茶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超3.5亿元,依托“链金术”为千年茶韵增味添香。



内容来源:中国建设银行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