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服务
30分钟,从“远程操控”下抢回300万
7月底的一天,72岁的袁奶奶神色慌张地冲进了北京银行南昌西湖支行,手机屏幕上正跳着陌生链接。“保险客服说我误买了3000元保险,不赶紧点链接取消,每月就自动扣费!”老人话音刚落,工作人员就发现了不对劲:她的手机关不了机、息不了屏,更没法卸载可疑软件。更危险的是,诈骗分子已悄悄将手机解锁方式改为“人脸识别”——只要老人不经意举高手机,对方就可能远程解锁!“立即切断网络!”支行工作人员当机立断,一边指导老人强行关机,终止被远程操控;一边争分夺秒挂失所有银行卡,300多万余额瞬间被“冻结”。在报警的同时,工作人员蹲下来慢慢安抚老人的慌张情绪。
两天后,袁奶奶带着“暖心服务 关爱老人”的锦旗又专程来到银行网点。警方在查看了监控录像后也称赞:“从发现异常到全额保住资金,30分钟的快速处置,堪称反诈教科书!”
“买商铺”背后的冒充骗局
某日上午,66岁的汪阿姨走进北京银行南昌分行营业部,语气坚决地要求取25.5万元现金,并说:“给儿子买商铺,必须现金交易。”但是,银行柜员敏锐地捕捉到了三个疑点:老人近期刚向境外转账3万元,对商铺地址、开发商等具体信息含糊其词,更拒绝采用银行转账的方式,一再强调:“对方说,现金才安全”。
“阿姨,我建议您先给儿子打电话确认一下?”工作人员一边耐心沟通,一边悄悄联系警方。当民警赶到现场,拿出类似的诈骗案例讲解时,汪阿姨才猛然醒悟:“所谓的‘儿子买商铺’,竟然是骗子冒充亲属设下的陷阱。”
针对这两起成功拦截的案例,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专门发来了表扬信,点赞北京银行工作人员的敏锐与专业。
锦旗与表扬信背后,是金融机构筑牢反诈防线的责任与担当。从柜台前的细心询问,到紧急时刻的果断处置,北京银行用专业与温度构筑起守护资金安全的“防火墙”,这份安心,值得我们共同传递。
北京银行提醒广大市民
警惕“00”或“+”开头电话;
不点陌生链接,不下载不明APP;
拒绝任何形式的屏幕共享;
大额转账前务必多方核实。
内容来源:北京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