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反诈案例 | 北京农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以科技筑基反诈防线,用服务守护客户安心
最新动态
反诈案例 | 北京农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以科技筑基反诈防线,用服务守护客户安心
2025-09-303








反诈案例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迭代升级的严峻挑战,北京农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构建“智能防控+温情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不断提升反诈能力,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科技赋能:打造反诈“硬屏障”


近年来,北京农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借助科技手段,将风险防控融入业务的各个环节,上线了10余项反诈相关系统功能,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例如,中心依托账户分类分级管理机制,系统精准识别账户风险等级,结合动态风控模型实时调整交易限额,筑牢账户安全防线;在视频银行服务场景中,针对特定客户群体建立拦截身份鉴权机制,让资金流动每一步都有“安全锁”;升级转账限额身份鉴权功能,强化交易环节风险管控,以精细化措施筑牢资金安全屏障。


用心服务:架起信任“连心桥”


在反诈工作中,北京农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不仅注重防控措施的严格执行,同时将用心用情服务融入与客户的沟通中。面对部分客户因支付限额或账户管控产生误解的情况,中心通过“倾听-解释-引导”三步工作法,将风险防控逻辑转化为客户听得懂的“家常话”。如面对支付限额受限的客户,服务专员在耐心倾听后不仅详细说明限额设置的意义,还手把手指导其通过手机银行调整限额,让客户感受到"安全守护"与"服务便利"的双重价值;又如针对情绪激动的客户,服务专员运用"情景化类比"解释风控逻辑——“就像安装防火墙,能有效阻拦病毒入侵”,通俗比喻使复杂机制转化为客户可感知的"安全感";此外,在账户限额咨询中,服务专员结合近期诈骗案例剖析防控必要性,将专业服务延伸为"风险教育",最终收获客户"既安心又暖心"的真诚反馈。


8月中旬,远程银行中心接到一位客户紧急来电,因借记卡单日支付额度限制,客户无法完成线上转账,质疑银行设置障碍。服务专员以“情绪疏导+价值传递”双路径展开化解:首先通过共情沟通,稳定客户情绪,理解其急切需求,精准捕捉到客户“工程装修款需次日到账”的核心诉求。随后,从反欺诈风控模型、账户安全防护等多角度,详细解释限额管理的必要性并主动提供后续支持方案。最终为客户解决了问题,客户由衷表示:“太感谢了,给我指了一条明路,给你一个好评!”本次服务实现了客户情绪从愤怒到满意,服务评价从差评预警转为五星好评,生动诠释了"专业+温度"的服务理念,将风险防控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金融服务体验,为反诈工作注入了更具人文关怀的力量。


久久为功:扛起责任“接力棒”


下一步,北京农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将紧扣全行反诈工作与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锚定客户需求优化防控措施。一是构建智能化、精准化风险防控体系,创新应用视频银行多模态生物识别鉴权技术,通过实时动态验证客户身份特征,显著提升对新型诈骗手段的响应速度与拦截效率。二是依托智能风控系统对账户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以“风险预警”替代“事后拦截”,当系统识别到异常交易倾向时,远程银行中心将第一时间主动提醒客户,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守护”。三是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宣传活动,切实提升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构建“科技筑基+服务守护”的双轮驱动模式,北京农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以硬核技术筑牢风险防线,用有温度的服务传递金融关怀。未来,中心将持续深化“智能预警+精准反诈”防控体系,以科技赋能精准识别诈骗风险,以智能预警筑牢反诈防线,以温情服务赢得客户信任,用心守护每一位客户的“钱袋子”。



内容来源:北京农商银行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